南山挹翠

花封倚江城,高与南山对。
秀色从天开,千古挹环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山挹翠》是明代诗人刘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别号雪台,晚年自称为涵虚翁。他是江西大庾人,出生于明朝弘治十八年,是一位进士出身,曾历任浙江左布政使等职。他的文学成就颇丰,有《春秋列传》、《宝制堂录》、《梅国集》等作品传世。
  1. 诗词原文
    花封倚江城,高与南山对。
    秀色从天开,千古挹环翠。

  2. 诗词解释

  • 花封倚江城:形容江边花朵繁盛,宛如被封闭的花城。
  • 高与南山对:形容山峰巍峨,如同与南山对峙。
  • 秀色从天开: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仿佛是从天而降的。
  • 千古挹环翠:形容整个山谷或江水环绕着青山,美不胜收。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它应是在明朝某个时期创作的。刘节作为一位进士出身,曾任浙江左布政使等职,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其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1. 艺术特色
  • 意境优美:《南山挹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通过对花、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
  • 用词精炼:诗中的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如“花封”形容江边的花朵繁盛,“环翠”则描绘了山水的美景。这种精炼的用词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结构紧凑:全诗虽然只有四句话,但每个字都恰到好处,没有多余的修饰,使得整体显得紧凑而有力。
  1. 文化意义
  • 反映自然美学:《南山挹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追求。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不仅体现在诗歌中,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观念。
  • 体现儒家思想:诗中的自然景象与儒家倡导的和谐共生相契合,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南山挹翠》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刘节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欢中国古代诗歌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