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王箭头

鸱夷作忠心不遂,嘘气声涛震天地。
蛟龙逞欲乘其时,鼓涛奋浪随风飞。
苍生为鱼都不顾,莫去朝来恣狂怒。
后来壮士心不平,扩弩括机神鬼惊,飞矢一落江海宁。
乾坤阖辟四百年,灵物不朽长贞坚。
古称精诚贯金石,捍患庇民真伟绩,丈夫作事不虚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王箭头》是明代诗人刘璟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内容概述
  • 诗句原文:《鸱夷作忠心不遂,嘘气声涛震天地。蛟龙逞欲乘其时,鼓涛奋浪随风飞。苍生为鱼都不顾,莫去朝来恣狂怒。后来壮士心不平,扩弩括机神鬼惊,飞矢一落江海宁。乾坤阖辟四百年,灵物不朽长贞坚。》
  • 主题解析:诗歌以鸱夷(古代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神龟)的形象为象征,表达了英雄豪情壮志未遂,蛟龙借机兴风作浪,但最终英雄挺身而出,用神弩射下蛟龙,平息了风波。诗中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英雄的威武与智慧,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刘璟,字仲璟,明代浙江青田人,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的堂弟。他博学多才,尤精于兵法和禅学,曾历任多个要职。
  • 生平经历:在靖难之变期间,刘璟随谷王归京师,因参李景隆军事而战败,后被逮至京狱自经而死。福王时期,谥号刚节。
  1. 艺术特色
  • 修辞手法:诗歌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鸱夷遗魂”、“雷霆劈地”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意象运用: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激情的场景,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韵律节奏:诗歌遵循了古典诗歌的韵律特点,通过平仄、对仗等形式,使得诗歌读起来既和谐又有节奏感。
  1. 文学史地位
  • 历史影响:这首诗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作为刘璟的代表作品,《钱王箭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明代诗歌研究的重要对象。

《钱王箭头》不仅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色彩的古诗,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诗歌的优点,更在内容上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风貌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古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