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无心下竺维那卷

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
方外未能无职事,人间应识有君臣。
灵山一会闲缘了,劫石三生拂性纯。
从此坦然云水客,木人花鸟度青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向无心下竺维那卷》是明代诗人刘璟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该诗的深入分析:

  1. 诗歌原文
  • 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 这句表明佛家追求的清净世界难以企及,但通过细致的行为和礼仪,人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真诚。
  • 方外未能无职事,人间应识有君臣。 指出在宗教领域,尽管追求超脱,但仍无法避免世俗的职责和权力关系。
  • 灵山一会闲缘了,劫石三生拂性纯。 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悟性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 从此坦然云水客,木人花鸟度青春。 意味着诗人以超然的心态,如同云水般的旅行者,欣赏自然之美。
  1. 诗歌赏析
  • 主题表达: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佛教中“清静”与“真实”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现实世界中的反映和影响。通过对比宗教的超然与世俗的责任,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 艺术手法:诗人采用了佛教典故和自然景观来构建意境,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宗教色彩,还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 语言风格: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背景
  • 明代诗歌发展:明代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许多诗人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刘璟作为其中一员,他的诗歌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佛教在明代的传播:明代是一个佛教文化极为兴盛的时代,佛教思想深入人心,许多文人墨客都将佛教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刘璟的诗歌可能受到了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

《向无心下竺维那卷》是明代诗人刘璟创作的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还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