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曲行春次沈用滨

巾子峰头葛岭西,盘回白石净无泥。
莺吭暖送春声滑,鹭翅晴翻雪影低。
红瘦岩花飘满路,绿肥湖水受诸溪。
大家留取金钱百,拟约明朝酒再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曲行春次沈用滨》是明代刘泰创作的一首诗,以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抒发作者的情感为主题。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1. 诗作原文及译文
  • 原文:巾子峰头葛岭西,盘回白石净无泥。莺吭暖送春声滑,鹭翅晴翻雪影低。红瘦岩花飘满路,绿肥湖水受诸溪。大家留取金钱百,拟约明朝酒再携。
  • 译文:巾子峰的山峦在葛岭之西,蜿蜒曲折的白石显得格外干净。温暖的春风带着春声轻轻拂过,鹭鸟展翅高飞,阳光下的雪景也显得更加柔和。岩上的花儿红得娇艳欲滴,一路上落满了花瓣,绿意盎然的湖水滋润着周围的小溪。大家不要忘记留下一些钱财,明天我们一起去喝酒庆祝吧。
  1. 诗作赏析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盘回白石净无泥”等句子,生动描绘了巾子峰的山水之美,白石的洁净如同未被污染的自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情感表达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1. 诗作写作背景
  • 创作时期:此诗作于明正德年间,当时刘泰身处政治风波之中,但仍不失文人的雅兴。他的诗歌多反映出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和生活状态。
  1. 诗作主题思想
  • 自然美: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生活态度:诗中的轻松愉悦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了解以上内容后,以下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 诗歌的韵律美感,如押韵的使用和节奏感的把握,为诗歌增添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 意象的选择和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元素作为意象载体,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的精炼和含蓄,诗中的用词精准而富有层次,既表现了景物的特点,也透露了诗人的情感。

《湖曲行春次沈用滨》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文化的传承。它不仅让读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画卷,还能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