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凭栏

倒景楼台出,凭栏一倍清。
枝头鱼影乱,桥底佛灯明。
笑语随波涌,云霞近水行。
微风吹月散,依旧小池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上凭栏》是明代诗人郑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夏日傍晚的场景,让人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细腻与深邃。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

  1. 创作背景:《池上凭栏》的创作背景是郑鄤在诏狱中所作。当时他因被诬以杖母不孝之罪而遭受极刑,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在狱中面对困境时的心声与感慨。
  2.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精巧的结构与深刻的意境。诗中运用了“倒景楼台出”等意象,以及“笑语随波涌”等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却又带有一丝凄凉的池畔景色之中。同时,这首诗还通过对细微之物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3. 情感传达:在表达情感方面,这首诗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美。《池上凭栏》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诗中的“微风吹月散,依旧小池平”,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于平静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引人深思。
  4. 历史影响:历史上,郑鄤因政治原因遭到迫害,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绝望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尽管身处囹圄之灾,郑鄤依然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文学上的坚持与执着值得后人学习和尊重。
  5. 文化意义:《池上凭栏》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个人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窗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池上凭栏》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明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视角。这首诗不仅是郑鄤个人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池上凭栏》无疑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