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象峰崖守赴调北上

白日黄涛海上州,隼旂飞动宿烟收。
岚开锦缆湖声晓,路入青山草色秋。
南浦双龙瞻斗极,西风孤鹤梦神州。
邯郸往事何须问,且醉长安谩倚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郡象峰崖守赴调北上

在明代,郑廷鹄以他的诗才和深邃的情怀,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遗产。其中,《送郡象峰崖守赴调北上》便是他众多佳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句“白日黄涛海上州”,勾勒出了一幅海天一色、波涛汹涌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浩瀚无垠的大海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与壮美。紧接着,“隼旂飞动宿烟收”一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宏观的大海回归到了具体的人物——郡象峰崖守,他的身影在诗人的笔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种由远及近、由整体到个体的写法,使得整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富有变化。

进入第二联,诗境更是开阔。“岚开锦缆湖声晓,路入青山草色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晨雾散去,锦缆如画;山道蜿蜒,青草萋萋。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更能感受到诗人对于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而“路入青山草色秋”一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在第三联中,诗人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主题。“霜降鸿雁南来时”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行独上西楼月,望尽天涯路未穷”一句,则是全诗情感升华的象征。它象征着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无尽感慨,对于友情与离别的深刻理解。这一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沉、有力。

《送郡象峰崖守赴调北上》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邃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赞美,诗人郑廷鹄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理念融入其中,使得这首古诗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首诗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教会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送郡象峰崖守赴调北上》,不仅是郑廷鹄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精神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