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步艰难日,天书趣赴时。
金牛新战垒,白帝旧城池。
羽檄申严令,铙歌杂雅词。
乖崖留像处,聊慰蜀人思。
奉候林见素都宪平蜀寇致仕三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候林见素都宪平蜀寇致仕三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郑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困难时期,面对天书趣赴时的情况,深感责任重大。以下是对该诗歌的简要介绍:
作者简介:郑岳,明福建莆田人,字汝华。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等。
诗歌原文:国步艰难日,天书趣赴时。
金牛新战垒,白帝旧城池。
羽檄申严令,铙歌杂雅词。
乖崖留像处,聊慰蜀人思。诗歌赏析:《奉候林见素都宪平蜀寇致仕三首·其二》中,“国步艰难日,天书趣赴时”反映了当时国家政治环境的严峻性,而“金牛新战垒,白帝旧城池”则描绘了战争后的残破景象。“羽檄申严令,铙歌杂雅词”展示了军事和政治的严肃氛围。最后,“乖崖留像处,聊慰蜀人思”则体现了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来慰藉四川人民的愿望。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
‘奉候林见素都宪平蜀寇致仕三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古诗,也是郑岳用诗歌表达自己情感和理想的重要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