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两峰天下雄,力障碧海东巃嵷。
峰头偃蹇千尺松,停霜冒雪苍苔封。
松根飞瀑声淙淙,流入韩江豢虬龙。
徵君结屋浩渺中,开窗下瞰冯夷宫。
角巾一幅双鬓髼,玉华相对为主翁。
酒酣击筑咏古迹,韩山越埒啼猿狨。
小桃溪春深浅红,有时鹤驭来偓僼。
月明小艇西复东,富贵于我如飘风。
鸿鹄高飞不可笼,罗网缯缴难为功。
去年阙下见一鹄,今年天际冥孤鸿。
嗟予羁的未解脱,驽蹄捷径愁㤝㤝。
亦有灵源似玉华,茅茨倾倒登罴熊。
安得脱身若鸿鹄,万仞峰顶时相从。
玉华山歌赠盛太史端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华山歌赠盛太史端明》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玉华山雄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自己追求自由、高洁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
玉华两峰天下雄,力障碧海东巃𫄸。峰头偃蹇千尺松,停霜冒雪苍苔封。松根飞瀑声淙淙,流入韩江豢虬龙。征君结屋浩渺中,开窗下瞰冯夷宫。角巾一幅双鬓髼,玉华相对为主翁。酒酣击筑咏古迹,韩山越埒啼猿狨。小桃溪春深浅红,有时鹤驭来偓僬。月明小艇西复东,富贵于我如飘风。鸿鹄高飞不可笼,罗网缯缴难为功。去年阙下见一鹄,今年天际冥孤鸿。嗟予羁的未解脱,驽蹄捷径愁㤝㤝。亦有灵源似玉华,茅茨倾倒登罴熊。安得脱身若鸿鹄,万仞峰顶时相从。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对玉华山的描写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力障碧海东巃嵷”形象地表现了玉华山巍峨壮观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人物情感的表达:诗中的“安得脱身若鸿鹄,万仞峰顶时相从”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精神。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自然的逍遥,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 诗歌背景:
- 诗人生平:郑善夫生活在明朝中期,其作品多表现出当时文人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创作时期:根据诗的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郑善夫游历或隐居玉华山期间所作,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
-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如“停霜冒雪苍苔封”、“松根飞瀑声淙淙”,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 节奏韵律:诗歌的音节和韵律设计巧妙,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文学作品,《玉华山歌赠盛太史端明》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都得到了后世学者的认可。
- 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宝贵的资料。
《玉华山歌赠盛太史端明》不仅是郑善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还可以深入理解他们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