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歌赠思道

垂桑弓,挂蓬矢,旦夕如长凫,谁将哺尔乌。
来啄粟飞入网罗,将尔含哺向滹沱。
河水㶁㶁,黄沙淫淫。
琴弦自有心,翻奏山水音。
流响入明堂,锡尔龙凤章。
但得龙凤章,不愿尚书郎。
持归报尔父母,父母之恩安可毕。
歌黄钟,鼓朱瑟,高堂沉沉射红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鞠歌赠思道》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古风诗,表达了对远方游子深深的思念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郑善夫,字继善,号少谷,明代官员、儒学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心境。
  1. 诗歌原文
    垂桑弓,挂蓬矢,旦夕如长凫,谁将哺尔乌。来啄粟飞入网罗,将尔含哺向滹沱。河水㶁㶁,黄沙淫淫。琴弦自有心,翻奏山水音。流响入明堂,锡尔龙凤章。但得龙凤章,不愿尚书郎。持归报尔父母,父母之恩安可毕。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鞠歌赠思道》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期盼。诗句中“河流”和“黄沙”象征着游子的旅程艰难与环境恶劣,而“琴弦自有心,翻奏山水音”则暗示了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 寓意深刻:整首诗歌不仅仅是对远方游子的怀念,更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龙凤章”可能代表了高贵的地位或非凡的成就,但诗人却以更加实际的愿望结束,表明了他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亲情的重视。
  • 语言优美:郑善夫的语言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使得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感人肺腑,在形式上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美轮美奂。

《鞠歌赠思道》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曲深情的挽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