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竺岩

少抱烟霞资,雅志向林壑。
出门混世尘,中逵反堕落。
闻道岂不早,优游岁将迫。
言就巫咸问,敬访何氏宅。
石竺敞灵界,紫云冒岩箔。
匪梦复匪幻,乃见鹤上客。
长跪诉悃诚,曰予动迷错。
授我灵光剑,斩断妖魔色。
朅来无穷门,灏灏见天德。
接手浮丘老,感恩讵云薄。
乘云凌高丘,永与世寰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石竺岩》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生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卒于嘉靖初年。他原籍福建闽县,后来迁至南京。
  • 文学成就:郑善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工画善诗,还擅长写作。他的文学创作在明代有较高的地位,被后人传颂。
  1. 诗歌原文
  • 少抱烟霞资,雅志向林壑。出门混世尘,中逵反堕落。
  • 闻道岂不早,优游岁将迫。言就巫咸问,敬访何氏宅。
  • 石竺敞灵界,紫云冒岩箔。匪梦复匪幻,乃见鹤上客。
  • 长跪诉悃诚,曰予动迷错。授我灵光剑,斩断妖魔色。
  • 朅来无穷门,灏灏见天德。接手浮丘老,感恩讵云薄。
  • 乘云凌高丘,永与世寰隔。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游石竺岩》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世俗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通过探访仙山,诗人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艺术手法:郑善夫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仙人比作鹤上客,暗示了仙山的神秘与超凡脱俗。同时,诗中的“紫云冒岩箔”等描绘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郑善夫的《游石竺岩》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认为是明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流传广泛:这首诗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也受到了日本、韩国等地学者的关注,对中日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游石竺岩》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意义和丰富艺术价值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