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愁二解

出门采棠花,风吹陇山木。
陇山未可行,荆棘伤我足。
陇山高以临,陇水阻而深。
不畏伤我足,但恐伤人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愁二解》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古愁二解》的作者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是明朝弘治十八年的进士。他曾担任户部主事和礼部主事等职务,但因不满当时的朝政和宠幸用事,选择了弃官归隐。他的生平充满坎坷,正德中,他重新被起用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因病病死。尽管他的政治生涯短暂,但他的文学成就却相当显著,有《少谷集》和《经世要谈》等著作流传于世。
  2. 诗歌原文:出门采棠花,风吹陇山木。陇山未可行,荆棘伤我足。陇山高以临,陇水阻而深。不畏伤我足,但恐伤人心。
  3. 诗歌鉴赏:《古愁二解》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为了采棠花而行走在陇山上的情景。然而,由于陇山地势复杂,布满荆棘,不仅让诗人感到脚痛,更让他担忧这些伤害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的心灵和情绪。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他虽然勇敢地直面了困难,但同时也害怕这些困难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4. 艺术特色:《古愁二解》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古人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郑善夫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也展示了他作为文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它不仅是郑善夫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古愁二解》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诗,更是郑善夫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和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