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书四绝 其四

建武闭关示无外,后来夸者却开边。
虎头何物飞食肉,西山康居三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汉书四绝 其四”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作品。下面对这一作品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 建武闭关示无外,后来夸者却开边。
  • 虎头何物飞食肉,西山康居三十年。
  1. 诗歌注释
  • “建武”指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 “闭关”意为封闭关口,不与外界交往。
  • “夸者”指夸耀者、侵略者。
  • “虎头”比喻强大的敌人或势力。
  • “飞食肉”形容敌人的凶猛和贪婪。
  • “西山康居”指古代西域的一个城邦国家。
  • “三十年”暗示长期的战争状态。
  1. 诗歌赏析
  •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于边疆安全和国家稳定的担忧,以及对战争的厌恶。通过对比“闭关”与“开边”的行为,表达了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向往。
  • “虎头何物飞食肉,西山康居三十年”,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强悍和对和平的破坏,同时暗示了长期战乱的严重后果。
  •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以及对于外来侵扰的警惕和反思。
  1. 创作背景
  • 《读汉书四绝·其四》是明朝时期的作品,郑善夫作为一位文人,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关注和思考。
  • 在明代中晚期,国力衰弱,边防不稳,郑善夫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危机感。
  • 通过诗歌的创作,郑善夫试图表达自己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和平发展的向往,这也是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1. 作品影响
  • 《读汉书四绝·其四》作为郑善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该作品不仅展示了郑善夫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学的特点和社会风貌。
  •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背景。

《读汉书四绝 其四》不仅是郑善夫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当时社会政治动荡和文化氛围的反映。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国家命运时,应有远见卓识,积极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