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行

天姥旁通天一门,下临绝壑桃花源。
玉佩灵车杳然去,凤笙吹断越山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姥行》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善夫(1486年—?),字少谷,号东阳居士,明季“后七子”之一。他出身于官宦之家,但仕途不顺,最终以布衣身份终其一生。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在《天姥行》中,郑善夫通过描绘天姥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2. 诗歌原文:《天姥行》的原文如下:
    天姥旁通天一门,下临绝壑桃花源。
    玉佩灵车杳然去,凤笙吹断越山魂。
    这首诗通过对天姥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天姥旁通天一门”意味着天姥山与天门相连,形成一条神秘的通道;”下临绝壑桃花源”则描绘了天姥山下的美丽桃花源,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感。”玉佩灵车杳然去”则暗示着某种神秘或超自然的力量在天姥山附近消失,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不可解的氛围。”凤笙吹断越山魂”则通过凤笙声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姥山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历史的怀念。

  3. 艺术特色:《天姥行》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意象丰富:郑善夫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天姥”、“天门”、“桃花源”、“玉佩”、“凤笙”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景象。
  • 语言简练:虽然《天姥行》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但其表达的内容却非常丰富,这得益于诗人对语言的精准把握和精炼使用。
  • 情感深沉:郑善夫在《天姥行》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感慨,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结构严谨: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开篇的描写到结尾的感慨,诗人巧妙地将各个部分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天姥行》不仅是郑善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