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尘埃里,翛然涅不缁。
风霜忌太洁,桃李竞当时。
水德元如此,花神只自私。
遐方对灯烛,聊副赏心期。
冬日对白菊
介绍
《冬日对白菊》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明福建闽县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工画善诗。郑善夫于弘治十八年中进士后,历任户部主事、礼部主事等职。正德中起任南京吏部郎中,因直言进谏南巡被廷杖,最终病逝。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时政的态度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原文:《冬日对白菊》全文如下:
白菊尘埃里,翛然涅不缁。
风霜忌太洁,桃李竞当时。
水德元如此,花神祗自私。
遐方对灯烛,聊副赏心期。诗歌鉴赏:这首诗以白菊为题材,描绘了菊花在寒冷冬日中的姿态和环境。首句“白菊尘埃里”,便设定了一幅清雅高洁的画面;次句“翛然涅不缁”,则表达了菊花即便经历风霜雪雨,依旧保持着其本质,没有被污染。第三句至第五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与桃李等其他植物的对比,突出了菊花的独特之处。最后两句“水德元如此,花神祗自私”以及“遐方对灯烛,聊副赏心期”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白菊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文学意义: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通过对白菊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这种情感贯穿了整个诗歌,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色,通过精细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历史影响:郑善夫的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受到了郑善夫的影响,创作了大量类似的作品。此外,这首诗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了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一。
《冬日对白菊》作为一首反映自然之美和人生哲思的古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也在文化和历史层面上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