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
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
密竹幽幽鸟,深溪隐隐舂。
黄生诗句好,吾得事游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
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
密竹幽幽鸟,深溪隐隐舂。
黄生诗句好,吾得事游踪。
《望武夷时与黄元质同赋》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曾担任过户部主事和南京吏部郎中等职。他的生平充满曲折,在官场上因对权贵的反感而愤然辞职,归隐后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
《望武夷时与黄元质同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明代诗歌的佳作之一。诗中不仅描绘了武夷山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两句,通过夸张手法,将武夷山的壮丽景象与游人的距离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距离感和敬畏之情。此外,“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一句,则具体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环境以及游人在其中的心境变化。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郑善夫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望武夷时与黄元质同赋》是一首表现武夷山美丽景色和游人心境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古代诗歌的美,也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