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石室山人

安期持世界,挟策西入关。
吴老遵牛渚,乘槎钓不还。
行藏元气里,弓剑彩云间。
何时留玉舄,去入蓬莱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赠石室山人》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创作背景: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闽县,曾担任户部主事、礼部主事等职,因直言进谏南巡而被廷杖,后弃官归乡。他的诗歌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兼具工整与奔放,且多有涉及时政批评。

  2. 诗歌原文:《寄赠石室山人》安期持世界,挟策西入关。吴老遵牛渚,乘槎钓不还。行藏元气里,弓剑彩云间。何时留玉舄,去入蓬莱山。

  3. 诗歌解析

  • 安期持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教中“安期生”持守世界的信仰,以及通过携带法力(“挟策”)西行进入神秘领域的态度。
  • 吴老遵牛渚:“吴老”可能指的是一位古代的著名人物,而“遵牛渚”则可能是指遵循某种特定的修行法则或历史传说。
  • 乘槎钓不还:“乘槎”是古人认为能够通达天际的一种交通工具,而“钓不还”则意味着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生活态度。
  • 行藏元气里:“行藏”指一个人的处世准则或行为方式,“元气里”可能暗示着宇宙万物的本源或道家哲学中的天地自然。
  • 弓剑彩云间:描述了诗人手持弓箭,身披彩云的场景,象征着超脱凡尘、飘逸自在的境界。
  • 何时留玉舄:“玉舄”通常指代仙鞋,这里可能寓意着追求超凡脱俗的至高境界。
  • 去入蓬莱山:蓬莱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向往仙境,寻求精神升华的愿望。

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郑善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深入理解其对于人生、修行和理想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取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