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清源作

清源看不远,暮色逐征涂。
寒入萧萧树,身随泛泛凫。
扁舟渔火乱,明月水天孤。
苦受微官縳,高阳愧酒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至清源作》的作者是元稹,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诗歌。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内容
  •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前往清源途中所见的景象。首句“清源看不远,暮色逐征涂”表达了对远处清源景色的遥望,以及随着行程推进,周围景色逐渐变得暗淡。
  • “寒入萧萧树,身随汎汎凫”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寒冷和孤独感,伴随着水面上泛舟的模糊身影,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 “扁舟渔火乱,明月水天孤”通过渔火的闪烁与月亮的明亮对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意境。
  • “苦受微官縳,高阳愧酒徒”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1.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稹前往清源县期间,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时的一次旅行中所写。

  2. 诗歌赏析

  • 元稹作为唐代著名的文人,其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象,此诗也不例外。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境遇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元稹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们的作品风格相近,强调言简意赅和情感真挚。因此,这首诗也体现了元稹在诗歌创作上的这些特点。

元稹的《将至清源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小诗,通过对旅途中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流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对官场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稹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理解唐代文人生活与思想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