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黄莺

风流公子着金衣,赏遍韶华未肯归。
万绿园林红一点,又来此处惜芳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榴黄莺》是一首明代诗人邓林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介绍:

  1. 作者生平:《石榴黄莺》的作者是邓林,字士齐,号退庵,是明代的广东新会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受贬谪,后在居杭州时病逝。
  2. 诗歌原文:《石榴黄莺》的原文如下:“风流公子着金衣,赏遍韶华未肯归。万绿园林红一点,又来此处惜芳菲。”这几句诗通过对公子的形象描绘与对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留恋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3. 文学价值:《石榴黄莺》不仅展现了邓林深邃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诗中的金衣公子形象富有象征意义,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追求,而“赏遍韶华”则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物质享受和感官体验的极致追求。
  4. 文化影响:《石榴黄莺》作为明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其影响力延续至现代。它不仅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窥探当时社会文化风貌的窗口。
  5. 赏析解读:在阅读《石榴黄莺》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诗人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文字,使读者能够体会到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6. 创作背景:了解《石榴黄莺》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特点。邓林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既受到赞誉也面临挑战。他的作品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对《石榴黄莺》的分析,不难发现邓林不仅在其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也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