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洲观灯歌

君不见金鳌海上泛神洲,缥缈蓬壶相对浮。
佳气三天来皓鹤,人家两岸映红楼。
东官圆沙古有兆,已见鳌头标石峤。
宝塔能将瑞霭笼,桃津定占春江晓。
谁持玉尺及青鸟,幻出金茎在画图。
集事群工来若子,九仞巍峨此经始。
成梁不籍祖龙鞭,奠磉实环功德水。
万户烟花近上元,溶溶新浪起雷门。
六鳌忽驾三山至,总向洲前劝绿樽。
银灯火树春宵合,蚖脂豹髓纷照灼。
玳瑁筵中醉使君,同游才子气如云。
登龙共是仙舟客,更和青莲五色文。
万艘千舸相鳞次,妙工名讴欢动地。
醉来休问夜何其,但觉钧天异人世。
斗转参移玉漏稀,火城遥送使君归。
留连诸子犹浮白,立望征帆彩鹢飞。
曲江红杏入袍新,鳌禁犹悬隔岁春。
握兰傲吏沽千石,迟尔看花第一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鳌洲观灯歌》是唐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邓云霄,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他的生平及创作活动在历史文献中并未详细记载。因此,对其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只能进行推测性的理解。
  2. 作品原文:《金鳌洲观灯歌》的原文如下:“君不见金鳌海上泛神洲,缥缈蓬壶相对浮。佳气三天来皓鹤,人家两岸映红楼。”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元宵节夜晚金鳌洲观灯盛况的感受。
  3. 作品赏析:诗中的“君不见”是一个常用的反问句式,用于引出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描写金鳌洲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欢乐的节日气氛,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都市画面。
  4. 文化价值:邓云霄的《金鳌洲观灯歌》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唐代城市生活的繁华与市民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想。

邓云霄的《金鳌洲观灯歌》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唐代社会风貌和民众生活的生动写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