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厨诗四首 其四

近耽鸿渐癖,不羡步兵厨。
借问独醒者,何如孤鹤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厨诗四首 其四》是清代诗人邓云霄的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高尚品德的追求。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近耽鸿渐癖,不羡步兵厨。
    借问独醒者,何如孤鹤臞?

  2. 诗人简介
    邓云霄(约1734年—1806年),字夏重,号查田,浙江海宁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也是黄宗羲的高足。他以诗文著称于世,尤其擅长诗词创作,被誉为“东南诗坛领袖”。

  3. 诗歌解析

  • 字面意义:诗中“近耽鸿渐癖,不羡步兵厨”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过度物质享受的厌倦与追求精神境界的倾向。这里的“鸿渐”指的是晋代陶渊明,而“步兵”则指东晋时期的谢灵运。陶渊明以田园诗闻名,谢灵运则是山水诗的代表,二人都是追求精神自由的典型。
  • 意象解读:“孤鹤臞”中的孤鹤象征着高洁,而“臞”(qú)在古代指瘦弱,这里用来形容一种清高脱俗的气质。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诗人传达了他对超然物外生活状态的向往。孤鹤的瘦削不仅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清高,还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1. 艺术特色
  • 邓云霄的诗歌语言简洁,意蕴深远。他的诗句常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志趣。
  • 在《清厨诗四首 其四》中,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偏好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这种对平凡生活中的深刻洞察和情感表达,是其诗歌的独特之处。

邓云霄的《清厨诗四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描绘理想生活方式的画面,它展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高尚品德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感受到邓云霄诗歌的独特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