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清十首 其五

江静月明时,有人倚修竹。
夜听瑶瑟音,翻入沧浪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湘江清十首其五》是明代邓云霄的一首古风诗歌,以描绘湘江之景和夜深人静时的幽美情景为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湘江清十首其五》的作者邓云霄,字玄度,为明代广东东莞人,曾担任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邓云霄的仕途经历丰富,他不仅在官场有较高的地位,还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其中《湘江清十首其五》是他众多作品之一。他的文学创作风格独特,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与意境。
  2. 诗意解析:邓云霄的《湘江清十首其五》中的“江静月明时”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宁静的夜晚,江水平静如镜,月光照耀下更添几分清冷之美。“有人倚修竹”则描绘了一位人物倚靠在修长的竹子旁,形象地表达了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景。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其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寥寥数句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湘江夜景。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诗通过对湘江夜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邓云霄的《湘江清十首其五》是一首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邓云霄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