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季方还萧山

仿佛经过三十秋,年年盼望越来舟。
几番夜雨曾联榻,何处青山不共游。
往事茫茫浑是梦,故人落落总堪秋。
老来转觉难离别,欲去还期十日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来季方还萧山》是明代诗人赵士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赵士谔,字伯达,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仿佛经过三十秋,年年盼望越来舟。几番夜雨曾联榻,何处青山不共游。往事茫茫浑是梦,故人落落总堪秋。老来转觉难离别,欲去还期十日留。
  3.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故人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仿佛经过三十秋”等句子抒发了岁月流转的感慨;“年年盼望越来舟”则透露出诗人每年都会期盼着归来的心情。而“几番夜雨曾联榻”,则形象描绘了在风雨之夜与朋友共享安宁的场景;“何处青山不共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赴山水之间的畅快淋漓。诗中的“往事茫茫浑是梦”,反映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虚无之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再相聚时能多留十日。

《来季方还萧山》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更体现了他们对于自然美景和深厚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情厚意的笔触,成为明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