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风飒飒阵云横,吹入平林作啸声。 知是山君灵显赫,错教山下问雷惊。
《虎风口》是明朝杨述程的作品。
《虎风口》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描绘乱石嶙峋、山风呼啸的险峻环境,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内心的宁静追求。同时,作品也体现了明代文人面对社会动荡、人生无常时的心态与哲学思考。
【注释】 ①虎风口:指山口风大的地方。 ②雄风飒飒阵云横:形容狂风呼啸,阵云翻滚。 ③平林作啸声:指狂风在树林中呼啸,发出啸鸣声。 ④山君:山神。 ⑤灵显赫:神灵显贵。 ⑥错教:使、让。 ⑦山下:指山脚下。 【赏析】 《虎风口》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咏史诗。诗写虎风口上狂风咆哮,把山神吹走的情景。前两句写虎风口上的狂风呼啸,阵云翻滚;后两句写山神被狂风吹跑,雷公也来助阵助威
【注释】 虎风口:指长江三峡口的瞿塘峡。 嶙峋:形容岩石突兀。 履尾□须:指《列子》中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弹琴到“志在高山”时,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空之趣”;到“志在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洋洋兮若海之波。”伯牙便收了琴,终身不复弹。后来人们用“履尾□须”来比喻知己或知音。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的是长江三峡瞿塘峡口,诗人面对险要的山势,不禁想起当年那位知音,感叹人生如梦
虎风口 山阴无坦途,扪萝转孤峭。 一峰俯众壑,谽谺极幽眇。 草木亦森肃,雄风鸣万窍。 岂有负嵎形,空怀履尾教。 机括应已忘,凌虚发长啸。 注释: 1. 山阴无坦途:山的北侧没有直通的路,意味着山路险峻。 2. 扪萝转孤峭:用手攀援着藤蔓,转向陡峭的山峰。 3. 一峰俯众壑:一座山峰俯视着所有的山谷。 4. 谽谺极幽眇:形容山峰深邃而遥远,声音低沉。 5. 草木亦森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