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下夜泊

片月流平濑,孤烟没远汀。
鸟栖城柝起,人醉棹歌停。
山水滕王阁,乾坤孺子亭。
登临阻日暮,幽兴绕林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昌城下夜泊》是明代诗人赵光大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片月流平濑,孤烟没远汀。
    鸟栖城柝起,人醉棹歌停。
    山水滕王阁,乾坤孺子亭。
    登临阻日暮,幽兴绕林坰。

  2. 作者介绍:赵光大,明代诗人。

  3.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片月流平濑,孤烟没远汀”展现了夜晚的宁静美景和深邃的意境。月光洒在平静的河面上,孤烟缓缓升起,消失在远处的小洲上,营造出一片寂静而深远的氛围。
  • 自然描写:“鸟栖城柝起,人醉棹歌停”则描绘了人们在夜晚的活动中展现出的生活情趣。鸟儿在城墙上的更夫声中栖息,而人们则因饮酒过度而停下歌声,享受着夜晚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 文化意象: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如滕王阁、孺子亭等都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展示了诗人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自豪感。
  1. 历史背景
  • 该诗作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人民的情感状态。
  • 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地标如滕王阁、孺子亭等,均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
  1. 艺术特色
  • 语言韵味:赵光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式结构,使得整首诗的语言韵味十足。
  • 意象创造:通过对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赵光大成功地创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之中。
  1. 主题思想
  • 《南昌城下夜泊》不仅仅是对南昌夜景的描绘,它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勇于追求美好和进步,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和气节。

《南昌城下夜泊》不仅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研究明代社会文化、自然风光以及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