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河晓渡

月落金城鼓角残,危关晓色拂雕鞍。
黄河渺渺中原隔,紫塞迢迢边地寒。
西望旌旗连瀚海,东来风雪满皋兰。
萍踪万里休惆怅,虎节龙沙亦壮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兰河晓渡》是明代诗人蔡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文如下:月落金城鼓角残,危关晓色拂雕鞍。黄河渺渺中原隔,紫塞迢迢边地寒。西望旌旗连瀚海,东来风雪满皋兰。萍踪万里休惆怅,虎节龙沙亦壮观

《兰河晓渡》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还融入了其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历史情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和边塞风光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于边远地区的复杂情感。诗中“黄河渺渺中原隔”和“紫塞迢迢边地寒”,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中原的遥远感怀和边塞之地的严寒感受。而“西望旌旗连瀚海,东来风雪满皋兰”,则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壮丽,以及作者面对自然景观时的豪情壮志。

《兰河晓渡》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兰河晓渡》作为明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因其优美的诗歌形式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成为研究明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兰河晓渡》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还通过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了人们对明代社会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