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边回短棹,行行烟柳入江皋。
萋迷碧草吴宫里,春色年年发绛桃。
经姑苏有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姑苏有感》是明代熊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形式,捕捉了江南苏州的春光之美,反映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经姑苏有感》的作者是明朝人熊卓。熊卓字士选,江西丰城人,是弘治九年的进士,曾历任平湖知县和监察御史等职。他的仕途并不平坦,正德初年刘瑾掌权时被勒令致仕。尽管政治上有所挫折,但熊卓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著有《熊士选集》。
诗歌原文:阖闾城边回短棹,行行烟柳入江皋。萋迷碧草吴宫里,春色年年发绛桃。
诗中意境:《经姑苏有感》描绘的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春景。“阖闾城边”指的是姑苏城(今苏州古城),诗人站在城墙边,回首望去,短棹轻摆,行船穿行在烟柳之间,景色如画。接着,诗人视线转向远处,那片碧绿的草丛中隐藏着曾经的吴宫,每年春天,那里的桃花盛开,香气袭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姑苏的自然美和文化古迹的美,以及岁月流转中的不变情怀。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七言绝句,《经姑苏有感》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每一句都如同一幅独立的图画,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江南春日图。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如“回短棹”、“烟柳”、“萋迷”、“碧草”、“吴宫”和“春色”,生动地勾勒出姑苏的美丽与沧桑,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韵律。
《经姑苏有感》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对苏州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颂赞。它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