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进士使浙纂修

漠漠江湖生远愁,青青兰杜绕芳洲。
烟林对酒浓花发,夕馆怀人长汉流。
吴下清风过旧宅,越中啼鸟伴行舟。
公馀定自多词赋,司马才高更胜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顾进士使浙纂修》是明朝著名诗人熊卓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友人前往浙江执行职务的祝福和期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背景和个人情感状态。下面将简要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熊卓,字士选,江西丰城人,明朝弘治九年考中进士,后授职于平湖知县及监察御史等职。正德初年,刘瑾掌政期间,熊卓被勒令致仕。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从官场经历到个人感慨的广泛主题。

  2. 诗作原文
    漠漠江湖生远愁,青青兰杜绕芳洲。 烟林对酒浓花发,夕馆怀人长汉流。

  3. 诗句解析

  • “漠漠江湖生远愁”:描绘了一幅江湖广阔、景色萧瑟的画面,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 “青青兰杜绕芳洲”:兰杜即兰花,常在春末夏初开放,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此处用以象征友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迎来新的生机。
  • “烟林对酒浓花发,夕馆怀人长汉流”:描绘了晚归时的景象,酒香四溢与花香交织,但心中却难以平静地思念远方的人。
  • “何事同心人,一去邈难招”: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和无奈之情。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送顾进士使浙纂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熊卓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于友情、离别、仕途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社会背景:该诗的创作时间背景处于明朝中期,政治局势多变,文人墨客常常面临各种社会压力和内心挣扎。熊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批评和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送顾进士使浙纂修》不仅展示了熊卓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明朝中期的社会状况及其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