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鹰窠顶赠松崖道人

道人结屋悬崖巅,苍松百尺蟠屋前。
凌空怪石根半露,巢鹤老树枝相缠。
层峦醉踏苔云滑,洞门长啸萝月圆。
借君九节碧玉杖,同探昆崙十二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鹰窠顶赠松崖道人》是明代诗人虞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以及作者虞勋的其他作品:

  1. 诗歌原文
    道人结屋悬崖巅,苍松百尺蟠屋前。
    凌空怪石根半露,巢鹤老树枝相缠。
    层峦醉踏苔云滑,洞门长啸萝月圆。
    借君九节碧玉杖,同探昆仑十二天。

  2. 创作背景:虞勋,字舜臣,号樗庵,海盐人。天顺已卯以诗举于乡,其母丧,摧毁不起,商文毅公为诗哭之云:“论齿我差长,论学子当先。”这首《登鹰窠顶赠松崖道人》的创作背景不详,但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向往。

  3. 诗词鉴赏:虞勋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苍松百尺蟠屋前”形容松树高大挺拔,而“凌空怪石根半露”则描绘了岩石的险峻与突兀。此外,“层峦醉踏苔云滑,洞门长啸萝月圆”等句子更是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内心的感受。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还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虞勋的《登鹰窠顶赠松崖道人》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界美的赞美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和精神追求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