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文坡还青阳

野鹤孤云何所耽,桑弧蓬矢是儿男。
有身本自联家国,无位何尝缺赞参。
浩浩风尘来冀北,飘飘身世返江南。
应知门下多咨决,为道真传不在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方文坡还青阳》是明代诗人杨起元的一首古诗作品。在这首诗里,诗人杨起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方文坡归乡的深切情感。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展开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内容
  • 野鹤孤云何所耽:诗的开篇即以“野鹤孤云”为比,描绘了方文坡超脱世俗、自由飞翔的形象。
  • 桑弧蓬矢是儿男:此处“桑弧蓬矢”出自古代男子成年礼的传统,意味着方文坡已到了承担家国重任的年龄,表达了对其成长与担当的期望。
  1. 诗歌主题
  • 家国情怀:诗中不仅赞美方文坡的志向和才能,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通过“有身本自联家国”一句,诗人强调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的关系。
  1. 艺术特色
  • 意境悠远:《赠方文坡还青阳》在艺术上追求意境的深远,诗中的意象如“野鹤孤云”、“桑弧蓬矢”,均给人以高远脱俗之感。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显示出杨起元深厚的文学功底。
  1. 社会价值
  • 反映时代精神: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背景下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
  1. 文化意义
  • 传承中华文明:通过对经典诗句的解读和现代语境的重新诠释,杨起元的《赠方文坡还青阳》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古老的诗词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

杨起元的《赠方文坡还青阳》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家国情怀的诗歌,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