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鹤峰东城因寄 其二

久惜离群恨见迟,谁知相见倍相思。
从今忆弟休怜弟,又恐别时胜此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鹤峰东城因寄 其二》是明代诗人杨继盛的作品,属于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杨继盛(1516年—1558年),字仲德,明代著名诗人,被后人视为明代“七子”之一,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赵时春和朱厚熜等人齐名。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在文学上,杨继盛主张“文以载道”,倡导诗歌反映现实,关注社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1. 诗歌原文
    鹤峰之东空山中,孤鸿影里独长风。
    碧水清流映日红,白云悠悠伴晚空。
    古木参天遮旧径,寒鸦点点过秋蓬。
    遥想故人江海远,一江烟水隔云中。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怀鹤峰东城因寄·其二》中的“鹤峰”、“空山”、“孤鸿”等元素,构建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尤其是结尾处,通过“遥想故人江海远,一江烟水隔云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牵挂和期待重逢的心情。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也让读者深思人生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杨继盛的这首《怀鹤峰东城因寄·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文学作品,更是明代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一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