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谢傅从容谈奕日,终军慷慨请缨年。
风云阵列沙河上,虎豹旗翻帝寝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是明代著名诗人杨巍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1. 诗人简介:杨巍(约1514—约1605),字伯谦,号梦山,山东海丰人。他在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后,曾任武进知县、兵科给事中等职,因忤逆吏部而被迫外任。在隆庆时期,他担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期间有减驿银、筑城堡等政绩。万历间,他曾历任多个尚书职位,但因其政治立场与当时申时行相左,导致贤才混淆,声望受损。

  2. 作品原文:诗的原文如下:“谢傅从容谈奕日,终军慷慨请缨年。”这两句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谢安和终军,他们在沙河上讨论策略,终军则慷慨激昂地请求出征。

  3. 作品鉴赏:此诗通过对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勇将领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诗中的“风云”暗示了时代的动荡,而“虎豹旗翻帝寝边”则象征着正义的力量正在觉醒,预示着国家将走向光明的未来。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的政治抒情诗,也是杨巍个人品格和政治理念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官场的复杂局势以及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