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董光禄双寿七十

海鹤丰姿众不如,况偕莱妇古稀初。
窗中机杼还能理,灯下诗篇每自书。
为厌风尘长闭户,因怜水竹早悬车。
即今颜鬓俱无改,遐算应过百帙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董光禄双寿七十》是明代诗人杨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巍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岁月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杨巍,字伯谦,号梦山,是明代山东海丰人。他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曾历任武进知县、兵科给事中等职,因其直言不讳得罪了当时的权贵而被贬至山西。晚年他回到故里,过着隐逸的生活。在杨巍的一生中,尽管遭遇诸多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文人的本色,以笔为剑,直指时弊。
  2. 诗歌原文:海鹤丰姿众不如,况偕莱妇古稀初。窗中机杼还能理,灯下诗篇每自书。为厌风尘长闭户,因怜水竹早悬车。即今颜鬓俱无改,遐算应过百帙馀。
  3. 诗歌解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首句“海鹤丰姿众不如”,通过海鹤与普通人的比较,突显出其非凡的风采。接着,“况偕莱妇古稀初”表达了作者对年迈妻子的赞美与陪伴之情。接下来的两句“窗中机杼还能理,灯下诗篇每自书”,描绘了一幅夫妻二人共度时光的画面,机杼声和诗篇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
  4.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对人生经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5. 艺术特色:杨巍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特别是他的七言律诗,更是展现了他对音律节奏的精妙掌控和对诗歌形式的创新探索。

《赠董光禄双寿七十》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杨巍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味到人生的滋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