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涧驿逢刘参戎

风尘满目塞门间,愧我书生鬓欲斑。
为问干戈何日定,不知江海几人还。
河声暮绕沙边驿,雪色晴看天外山。
全仗将军能破敌,莫令匹马近三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沙涧驿逢刘参戎》是一首由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风土人情和战争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 风尘满目塞门间,愧我书生鬓欲斑。
  • 为问干戈何日定,不知江海几人还?
  • 河声暮绕沙边驿,雪色晴看天外山。
  • 全仗将军能破敌,莫令匹马近三关。
  1. 诗句赏析
  • 风尘满目塞门间:描述了边疆的荒凉景象,风尘滚滚,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塞门之间的景象。
  • 愧我书生鬓欲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鬓角已白、年华渐逝的无奈与自嘲。
  • 为问干戈何日定:询问何时才能结束战争,让百姓安居乐业。
  • 不知江海几人还:表达了对亲人生死未卜的担忧,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同情。
  • 河声暮绕沙边驿:描绘了傍晚时分,黄河水流声在沙边驿站回响的情景。
  • 雪色晴看天外山:展现了晴天里,雪覆盖的山峰在视野之外的景象。
  • 全仗将军能破敌:祝愿有勇将能够战胜敌人,解除战事。
  • 莫令匹马近三关:嘱咐不要让战马靠近边境的三道关卡,以免受到伤害。
  1. 作者背景
  • 刘禹锡(772年—842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因政治斗争多次被贬官。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的作品却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其中《浪淘沙·红楼别夜堪惆怅》尤为人所熟知。

《沙涧驿逢刘参戎》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对战争苦难的诗,它还是诗人忧国忧民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边疆风光和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诗人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苍凉和人民的痛苦,同时寄寓着他对于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