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吾夫子后,自幼独修仙。
心注形骸外,道窥天地先。
蓬莱知远近,岁月自推迁。
惆怅此时别,归来几百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是吾夫子后,自幼独修仙。
心注形骸外,道窥天地先。
蓬莱知远近,岁月自推迁。
惆怅此时别,归来几百年。
《送孔松崖道者》:仙风道骨的别离与重逢
《送孔松崖道者》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自幼修行、心志超远的道者。诗中的主人公,在吾夫子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修仙之路。他心注形骸之外,道窥天地之上,蓬莱山的距离虽近亦远,岁月如梭,他的修行之旅也似乎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内心的修为和对大道的追求始终不变。道者虽然无法预见自己何时归来,但他对天地间的大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探索,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追求。
杨巍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位仙人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心灵的修炼和精神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蓬莱”,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净土。
《送孔松崖道者》不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愿望和追求。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思考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也需要这样一份对高远理想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