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愧非巢云亭

亭子起何所,高悬古柳间。
为聆黄鸟语,兼爱白云还。
杯外分平楚,座中到远山。
襟期有如此,能望不能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马愧非巢云亭》是明代诗人杨巍创作的一首四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巢云亭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杨巍采用了四言诗的形式,这在古代诗歌中较为少见,体现了他敢于创新的精神。四言诗每句通常由四个字组成,这种形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背诵。同时,四言诗在音韵上具有一定的和谐性,能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通过这种方式,杨巍不仅表达了对巢云亭的喜爱,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这首诗歌的内容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巢云亭的描述,引出了对人生、自然和超然物外生活的思考。例如,“先生好事者,往往弄奇怪”一句,就揭示了人们对事物的新奇和独特追求,以及这种追求背后可能隐藏的功利心态。进一步地,“为聆黄鸟语,兼爱白云还”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美景的向往和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

杨巍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例如,他用竹木车首尾作船态的形象,与前年造行窝看花随处载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和选择。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杨巍在诗中也表达了对达观人生的追求。他认为,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会为了外在的繁华而迷失自我,而是会选择一种更为宁静和高远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他曾任吏部尚书的官职生涯,以及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杨巍的《题马愧非巢云亭》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作品,也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和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杨巍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独特魅力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