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了归期还又数,今朝才是归期。
独眠孤馆费相思。
梦阑鸡叫早,心急马行迟。
寄语同心双带结,休教瘦损腰肢。
花明月满尽来时。
先凭双喜鹊,报与个侬知。
临江仙 其二 将至家寄所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 其二 将至家寄所欢》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尤为突出,其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临江仙 其二 将至家寄所欢》这首词作中,杨慎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描绘独眠孤馆、梦阑鸡叫、心急马行等场景,生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焦虑。
词中提到的“数了归期还又数”,体现了作者反复计算归期的心态,反映出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和不舍之情。而“今朝才是归期”则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憧憬,表明虽然等待的时间漫长,但内心依然充满希望。此外,“寄语同心双带结”,表达了希望与所爱之人心灵相通的愿望,以及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刻感悟。杨慎的这首词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理解明代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
杨慎的这首《临江仙 其二 将至家寄所欢》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无限期盼,成为明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