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三五夜,明月扬清光。
月光千万里,愁人天一方。
中秋寓蒙冷泉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寓蒙冷泉庵》
杨慎的《中秋寓蒙冷泉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其意境之美,让人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寂静而明亮的月光之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感悟。
诗中“可怜三五夜,明月扬清光”一句,便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清澈的中秋夜晚。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独自站在冷泉庵里,仰望着高悬的明月,感受着月光如水的柔情,思绪也随之飞扬。这种情景,不禁让人想起苏轼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时代不同,但人们对于月亮的情感却出奇地相似。
诗中的“月光千万里,愁人天一方”,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迷茫。身处异地的他,只能通过月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种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距离感,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中的其他句子,如“玉局寺”、“仙是青城客,山留玉局名”等,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这些诗句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文化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中秋寓蒙冷泉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令人陶醉,更让人深思。
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杨慎独特的艺术风格,更能体验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们在中秋佳节,一同走进这首诗的世界,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