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寺

海眼藏双树,峰头压百寻。
灵钧游未远,不见石为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情游海源寺》是明代杨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昆明海源寺的景色和意境。杨慎,明朝著名文学家、学者,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在当时无人能及。他的文学作品广泛,包括诗、词、散曲等,其诗歌创作深受六朝影响,晚唐风韵的揽采,以及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的渊博靡丽之作,都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秋情游海源寺》中,“林壑散烟霏,钟鼓喧清晓”描绘了海源寺清晨的景象,钟鼓声在宁静的山林间回响,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接着“日气抱峦阴,虹桥上云杪”则展现了海源寺在晨光中的朦胧美,云雾缭绕的山峰和虹桥在云端若隐若现。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杨慎不仅在诗文创作中有卓越的表现,他在杂著方面也颇有建树,撰写了大量作品。其中,《升庵全集》是他一生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尽管杨慎因故未能在文坛取得更大成就,但他对后世仍有较大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

《秋情游海源寺》是杨慎对昆明海源寺景色的一次生动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杨慎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以及他对古代文化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