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次宁郭

风急毳裘轻,关河向晚程。
星从鸦背出,月傍马头生。
雪店悬灯影,寒谯送角声。
乡园知日远,夜夜梦瑶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次宁郭》是明代杨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杨慎简介: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和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聪颖过人,才华出众。杨慎于明正德六年中进士第一,因其博学多才而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其著述极为丰富,涉猎广泛,尤以诗歌见长,被尊为明代诗歌的开拓者。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夜次宁郭》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传是在杨慎流放滇南时期所作。这一历史背景对其创作心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 情感表达: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当时文人在政治动荡中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1. 作品原文
  • 诗歌全文:《夜次宁郭》如下所示:
风急毳裘轻,关河向晚程。  
星从鸦背出,月傍马头生。  
雪店悬灯影,寒谯送角声。  
乡园知日远,夜夜梦瑶京。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杨慎的五言律诗《夜次宁郭》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句便营造了夜晚寒冷的气氛,通过“毳裘轻”描绘了主人公因严寒而感到的不适,同时“关河向晚程”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接着,“星从鸦背出,月傍马头生”两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使星空和月亮仿佛跃然纸上,形象生动。此外,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杨慎擅长运用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手法,使诗歌富有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1. 文学地位
  • 明代诗歌:杨慎的诗歌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个人的创作实践中,更在于他对明代诗歌发展的贡献。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
  • 后世影响:杨慎的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品的价值逐渐被发掘和重视。许多学者对杨慎的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夜次宁郭》等作品是研究明代诗歌不可或缺的资料,其艺术成就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夜次宁郭》不仅展示了杨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美学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