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晓晴望砥柱

轻雷收宿雨,晓色媚新晴。
涧草随波绿,林花浥露明。
鸟衔云锦出,人在画图行。
望望天中柱,依稀接太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行晓晴望砥柱》是明代诗人杨文卿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黎明时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观察到的景色:轻雷已停,夜雨渐歇,天空透出新晴的曙光,涧边草色随风波动,林间花朵沾湿露珠显得格外明亮。《山行晓晴望砥柱》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天地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追求。

诗歌原文如下:

轻雷收宿雨,晓色媚新晴。
涧草随波绿,林花浥露明。
鸟衔云锦出,人在画图行。
望望天中柱,依稀接太清。

首句“轻雷收宿雨”,描绘的是清晨时分,雷声逐渐减弱,雨水也停止落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涧草随波绿”形容涧边的草随着水流摇曳生姿,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林花浥露明”则是说林间的花朵沾着露水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给人以美的感受。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也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鸟衔云锦出,人在画图行”两句,诗人将鸟鸣比作天上的云锦被衔出,人行走在画中一样,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表达。最后两句“望望天中柱,依稀接太清”,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方的天柱山,它如同与天空相连,令人遐想无限。这既是一种视觉的拓展,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山行晓晴望砥柱》不仅是杨文卿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更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