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之作人各二篇因再次前韵

旱久雨乍晴,街衢走嚣壒。
花残失蝶蜂,草润鸣蛙蛤。
皇州春正深,燕寝香未㷈。
题封山公启,对坐陈蕃榻。
诗筒时往来,尺牍互开阖。
司空歌阳春,寡和谁能答。
平生馆阁俦,高兴符节合。
太宰李杜坛,好贤公孙閤。
矢口唾成珠,笔史汉流匼。
宗伯今董狐,瀛洲旧推盖。
才华老愈新,志虑纯不杂。
翰长有马融,同年登雁塔。
长城擅五言,破敌围三匝。
嗟予袜线才,无足缀短衲。
诗人有冠冕,能不弃革踏。
志喜慕欧阳,牧民思卫飒。
催耕布谷鸣,劝课轮蹄遝。
麦秀绿方滋,桑柔青可拉。
宾从皆兰金,貌言匪栀蜡。
莫误尚书期,还倾侍郎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雨之作》

喜雨之作,诗家有二:
一曰“喜雨”,谓得及时之雨;
二曰“作雨”,谓自作霖霪。

此诗为第二种,非第一种。盖古人作诗多用典故,
以借事喻理;今人所作,则直书其意耳。
然则诗人于作雨中亦有喜乎?是也!
但得及时之雨而止,不至自作霖霪,
则未为过也。

《喜雨之作》

诗家二种“喜雨”,一曰“喜雨”;谓得及时之雨;
一曰“作雨”。谓自作霖霪。此诗第二种。
盖古人多用典故以借事喻理,今人所作,
则直书其意耳。

然诗人于作雨中亦有喜乎?是也!
但得及时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