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晓霁

绝胜匡山晓翠浓,莲花千瓣劈芙蓉。
石门曙色开仙掌,南岭天星落寺钟。
赤日射潮遥辨海,红云拥帝下连峰。
东林屐齿浑难禁,徙倚江干拄短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匡山晓霁》:晨曦中的诗意画卷

在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笔下,有这样一幅清晨雨过天晴后的自然景观:浓绿的匡山被初升的太阳染得一片生机,莲花千瓣如同劈开的芙蓉般绽放,石门在晨曦中仿佛打开了仙掌的门扉。南岭的天星伴随着寺钟的回响,赤日与红云交织在一起,遥指着远方的海洋,红云仿佛拥着帝王般的气势,连峰起伏,宛如一幅生动而细腻的画面。

《晓霁》是一首写景诗,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清晨雨后天空的变化以及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尊重。

杨鹤的《匡山晓霁》更是将这份美景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层面。诗中“绝胜匡山晓翠浓,莲花千瓣劈芙蓉”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匡山早晨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精细的笔触,将匡山的山水、云雾、晨光等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杨鹤的这首诗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更是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洗礼。它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探索和思考之门。

《匡山晓霁》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它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无论是对于古代的文人墨客,还是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它都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