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龙君善司理

已见桃花发,犹怜桂树存。
不愁秦日月,恐失汉乾坤。
山色容高卧,人情酿杜门。
得归访松槚,莫忘橐驼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龙君善司理》是明代诗人杨承鲲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1. 诗词原文
    已见桃花发,犹怜桂树存。
    不愁秦日月,恐失汉乾坤。
    山色容高卧,人情酿杜门。
    得归访松槚,莫忘橐驼言。

  2. 诗词鉴赏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描写桃花与桂树的凋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 哲学思考:诗句“不愁秦日月,恐失汉乾坤”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观念。
  • 生活感悟:结尾“得归访松槚,莫忘橐驼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保持本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杨承鲲生活在明朝,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记载不多,但其诗歌作品却广受赞誉。《寄龙君善司理》可能是他在晚年或隐居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杨承鲲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字句之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寄龙君善司理》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诗作,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