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阳道中咏乌

信宿滋阳道,联巢见乳乌。
卑飞常狎主,觅食竞将雏。
老去一枝稳,春归千种呼。
异时驱父子,不复叹羁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滋阳道中咏乌》是明代杨承鲲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滋阳道中咏乌》的作者是杨承鲲,字伯翼,号桓溪,国子生。杨承鲲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2. 诗歌原文:诗中的每一句都表达了作者对乌的观察和感悟。例如,“信宿滋阳道,联巢见乳乌”描绘了乌巢的画面,而“卑飞常狎主,觅食竞将雏”则展现了乌的生活习性。最后两句“老去一枝稳,春归千种呼”则表达了对乌年老时稳重与春天归来时的生机勃勃的赞美。
  3. 艺术风格:杨承鲲的诗作以其简洁明了的风格著称,这在《滋阳道中咏乌》中也得到了体现。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他对自然美的感受和领悟。
  4. 文化意义:《滋阳道中咏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展示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态度。

《滋阳道中咏乌》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他们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