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梵经藏佛腹

碧瓦云楸映半塘,静从秋色到修篁。
聊存心力于经卷,不负闲身住草堂。
微雨暗飘毫素润,轻风徐动墨池香。
书成却恨无人识,故向真空密处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书梵经藏佛腹》是明朝杨宛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经文的敬仰以及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诗中的“碧瓦云楸映半塘,静从秋色到修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秋日景象,其中碧瓦和云楸象征着高洁,半塘和修篁则代表了自然之美。

接下来是对作品的深入分析:

  1. 艺术特色:《秋日书梵经藏佛腹》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其精湛的文字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精神追求。诗中的每一句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 思想内容:诗歌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还蕴含了对人生、宇宙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将个人情感融入对佛教经典的阅读和领悟中,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
  3. 文学影响:杨宛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秋日书梵经藏佛腹》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一次心灵的旅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以及文人墨客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