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亮伯梅花

雪崖先生好孙子,森森庭前玉树枝。
柏台御史冰霜笔,写赠梅花真似之。
朔风十月江南道,万里乡园到应早。
手持书卷傍花阴,更厉平生岁寒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析《题金亮伯梅花》

杨士奇的《题金亮伯梅花》,是明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文化和人格的展示。

“雪崖先生好孙子,森森庭前玉树枝。” 这里,雪崖先生的庭院中,玉树临风,生机勃勃。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杨士奇本人性格的隐喻——坚韧不拔、生机盎然。

“柏台御史冰霜笔,写赠梅花真似之。” 这句诗,则进一步展示了杨士奇作为御史的清廉和正直。他的笔如同寒霜般锋利,而他对梅花的描写,则充满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朔风十月江南道,万里乡园到应早。” 这里,杨士奇不仅描述了自己身处异地,更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这种情感,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是对自己职责的忠诚。

“手持书卷傍花阴,更厉平生岁寒操。” 最后一句,则是杨士奇对自己精神境界的描述。他在书卷的陪伴下,依然坚持着自己一生的操守和理想,这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题金亮伯梅花》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是杨士奇品格的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才华,还能深刻理解到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