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岔道赴怀来

明月下西岭,天高北斗斜。
惊风起中夜,卷地簸飞沙。
磊磊道间石,喧喧桥外车。
过城曙色动,连骑发箫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发岔道赴怀来》是明代杨士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行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成为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夜发岔道赴怀来》的作者杨士奇,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是当时一位有影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原文内容:诗中的“明月下西岭,天高北斗斜”展现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而“惊风起中夜,卷地簸飞沙”则透露出旅途中的紧张氛围。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将夜间旅行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3.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的活动交织的描述,《夜发岔道赴怀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感。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广泛的意义,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能享受旅途中的风景与感悟。
  4. 艺术手法:杨士奇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画面感又充满诗意。例如,“过城曙色动,连骑发箫笳”一句不仅描绘了清晨的城市景象,更通过“连骑发箫笳”这一细节,展现了一种热闹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杨士奇的《夜发岔道赴怀来》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一个亮点,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