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耕

不耕受其饥,食力宜耒耜。
春有事西畴,入夏共耘耔。
所望在秋成,终岁勤如此。
上以输征贼,下以宁妇子。
埋名畎亩间,河清或能俟。
东邻华盖新,已闻书怪字。
北里紫骝骄,昨报沙场死。
荣枯易朝昏,何如荷锄子。
堪笑南阳人,一出终多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督耕》是明末清初诗人黄居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黄居石(?─一六八),字圯仙,新会人,布衣,隐居江门水南村。他博学尚志,清康熙十八年(一六八)被尚可喜杀害。著有《自知集》,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感慨为主。
  1. 诗歌原文
  • 不耕受其饥,食力宜耒耜。春有事西畴,入夏共耘耔。所望在秋成,终岁勤如此。上以输征贼,下以宁妇子。埋名畎亩间,河清或能俟。东邻华盖新,已闻书怪字。北里紫骝骄,昨报沙场死。荣枯易朝昏,何如荷锄子。堪笑南阳人,一出终多事。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诗中“不耕受其饥”反映了农民因无法耕作而遭受饥饿的现状。“食力宜耒耜”则描绘了农民使用农具劳作的场景。“所望在秋成,终岁勤如此”展现了农民对未来丰收的期待和对辛勤劳动的重视。
  • 诗人用“埋名畎亩间”来表达自己隐退田园的决心。“河清或能俟”则寄托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和国家安宁的希望。诗中的“东邻华盖新,已闻书怪字”和“北里紫骝骄,昨报沙场死”,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荣枯易朝昏,何如荷锄子”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苦付出的感慨与尊重。
  1. 诗歌背景
  • 《督耕》创作于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生活困苦。黄居石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1. 文学价值
  • 《督耕》作为黄居石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其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见解。该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 艺术特色
  • 《督耕》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诗歌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其次,诗歌通过对农民辛勤耕作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勤劳精神。最后,诗歌还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
  1. 历史影响
  • 《督耕》自创作以来,一直被视为黄居石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的生活状态,而且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深层问题。该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督耕》作为黄居石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见解。该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