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子灦再次岐亭诗韵

秋堂展旧题,长啸呼茗汁。
清吹高寥寥,新桐翠犹湿。
幽居懒可恕,万事忘亦得。
看君掉尘鞅,学道心最急。
高天瞻龙鸾,破灶远鹅鸭。
留客酒满盆,蔬果不用羃。
坐久林月生,半酣双脚赤。
微吟昔年句,俯仰惭虚白。
似僧馀须髯,为儒负巾帻。
漫兴无风雅,取代四生泣。
虫叶镌窗阴,蜗涎篆墙缺。
念惟酬故人,何当问辞客。
多谢张长公,斯文乃遥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过子灦,再次岐亭诗韵》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的岐亭中游览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秋气入三径,
    幽人复此生。
    清吟聊寄兴,
    闲坐得佳名。
    山色随云转,
    江流带月行。
    晚来风露下,
    一叶舞空明。

  2. 诗歌赏析

  • “秋气入三径”:描述了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小径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幽人复此生”: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位隐士,再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感受到的那份宁静和自在。
  • “清吟聊寄兴”:通过吟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是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
  • “闲坐得佳名”:在闲暇之余坐着,得到了一个好名字(可能是地名或景点名),这也是一种享受和满足。
  • “山色随云转”:描绘了山脉在云雾中变幻莫测的景象。
  • “江流带月行”:描写了江水伴随着月亮流动的景象。
  • “晚来风露下,一叶舞空明”:傍晚时分,微风和露水让树叶摇曳生姿,仿佛在空中舞蹈。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秋天游览岐亭时所作。他是一位宋代的著名诗人,以写意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善于捕捉大自然的变化和细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2. 文学价值

  •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境界。
  • 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秋日之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 这首诗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特别是山水诗的重要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