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毛义非通人,意与当世绝。
抚兹劬劳愿,衡门未能闭。
寄食漂母餐,养高袁安雪。
进退欲如何,终然抱孤洁。
今朝讲肆开,俎豆为尔设。
跹跹媚学子,游戏亦可悦。
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
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
吾衰甚矣夫,丘园将牧拙。
不见同人爻,语默本无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是陶渊明在晋宋之际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创作时间为癸卯年十二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从弟陶敬远的情感寄托。

陶渊明的这首诗借赠堂弟陶敬远以自抒情怀,通过描绘自己身处贫困、饥寒交迫的生活状态,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坚持自我的决心。诗中“了无一可悦”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尽管诗人感到生活艰难,但仍然决心躬耕固穷,体现了其坚守节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黄淳耀则在诗中抒发了他的情感和志向。他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与古代圣贤,表达了对于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他认为,尽管外界环境艰苦,但个人的精神世界依然可以保持纯净无暇,如同袁安守雪一般。这种观念展现了他对儒家理想的坚定信仰和对高尚品德的不懈追求。

这两首诗都展现了陶渊明及其同时代文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和超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道德修养的执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价值观。

相关推荐